20240913_ISM
以 Ryden 的 Interstellar and Intergalactic Medium 为框架,以 spitzer 为补充
1~3 周物理基础
5 次作业 40%,期中闭卷考试 30%,final project 30%(不要拖延)
Project: 开发一些工具,或者用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
X-ray 大多是点源,diffuse X-ray 辐射可以示踪高温气体
星系介质研究的历史 #
开始于对星云的观测
南天可以轻松看到 LMC
星云分为反射星云和发射星云
1864 年 Huggins 拍摄了 nebulae 的光谱,看到了三条 emission line;而恒星光谱一般具有吸收线;将 OIII 禁线误认作了一种新元素 nebulium;禁忌跃迁在地球实验室中无法实现
1939 年提出星云由高温电离气体组成,这些气体是由中心电离源组成的(Stromgren 球)
星云分为三类:
- HII 区:由中心大质量恒星电离气体
- 行星状星云
- 超新星爆发:使得周围气体产生碰撞电离
尘埃存在的证据:Barnard 68;尘埃性质是遮挡蓝光(extinction curve)
双星光谱中发现了不随双星运动而改变的(非常窄,说明气体温度较低)吸收线,由前景的气体造成,吸收深度和气体厚度(star 的距离)成正比
中性氢的 21cm 谱线来自于氢原子的超精细结构:电子和质子自旋相同或者相反产生的能量差异(由 Hendrik 在博士期间发现)
Why Study ISM #
fraction and category of ISM
分子气体也是恒星形成的标志(因为气体比较 dense?)
根据温度和数密度可以计算压强,各种气体的压强是几乎一致的,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平衡状态有关
Draine book: ISM 还包含 CMB、cosmic ray、磁场等组分,每种组分在长期相互作用之下保持能量密度的近似
dust 的作用包括 reprocess star light into NIR band
宇宙线的能量分布不满足黑体谱,更像是幂律谱:能量超过地球实验室能产生最高能量的粒子
课后问题 #
WHIM 和 DIM 的层级介于 CGM 和 ICM 之间,即“inter-galactic”级别;这两类介质缺乏可靠的示踪,所以成分以及比例难以精确确定,而 ICM 的分布可以通过 X ray 来追踪